首页 > 灵兽原创

李燕川:逐梦零售 42 载 唯有初心不改

2022-07-04 09:29:46本站原创 · lingshouke

李燕川:逐梦零售 42 载 唯有初心不改

▲这是灵兽第1181篇原创文章

他与超市发彼此深知,亦彼此成就。

作者/东方 

ID/lingshouke


从青葱年少到鬓生华发,从卖肉员工到超市发掌舵者,一干就是42个年头,把一份工作当成一生事业来做,执着坚守,全情奉献。

这就是超市发董事长——李燕川。

42年间,李燕川亲历了中国连锁零售行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见证了外资零售入华,从崛起到衰落;更参与了零售行业线上线下,从竞争到融合的整个过程。

在线上线下鏖战之时,线下零售份额不断被线上蚕食。

彼时,李燕川稳踞线下,并提出零售无新旧,需求有迭代,商业不分线上线下,都只是渠道和手段,满足自己企业适配的消费者需求才是根本。

由此,李燕川带领超市发扎根北京区域市场,认真研究北京消费者需求,不断创新零售技术、改造门店,调整商品结构,让超市发成为了北京社区商业的标杆企业,斩获众多拥趸者。

但在外界眼中,李燕川却是一位性格温和亲切的零售长者。

"笑意盎然,亲切敦厚,平静的语气中传递着一股令人信服的坚定力量。"一位与超市发董事长李燕川相识近20年的朋友这样形容他。

18岁加入零售行业的李燕川,靠着脚踏实地人生态度,一路晋升为超市发这个国企的董事长。这些年来,稳扎稳打的做事风格,让李燕川将超市发打造成根基牢固,北京老百姓喜欢的生活购物"首选之地"。

究其原因,离不开他原生军人家庭的熏陶,坚韧、乐观,困难面前不抛弃、不放弃。

这正如他喜欢的《士兵突击》里边许三多的人生写照: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

初听这句话时,会被逗笑;再听时,却会悲从中来,泪流满面。

许三多从一个新兵蛋子到一代兵王,他的成长之路多灾多难,部队的熔炉让他颠覆了一次又一次,最后淬炼成王。

不同的时间轴,同样被称为"剔骨刀"的零售行业,李燕川经历着他的"许三多"式成长。

从1980年入职以来,历经无数次的坚守和自我破局,从最初又累又脏的卖肉销售员、团总支书记、工会主席、业务经理、副总、总裁,再到被任命为董事长,从股权困境,到业态迭变,在浮躁异常的资本市场下,超市发在他的带领下,终在大浪淘沙后,始见真金。

有破有守,市场变换间方见企业功夫。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时,超市发作为国企还承担了"保供"重任,深入农产品基地、顶住压力稳定价格、协调物流,狠抓防疫安全落地,保证企业安稳运行。

李燕川:逐梦零售 42 载 唯有初心不改

▲ 超市发双榆树店,店员摆放保供新鲜蔬菜

近3年时间,超市发始终奋斗在"保供"一线,成为北京市民生保障的重要力量之一,确保百姓购物安心、生活放心。

历经42年,再回眼望去,人们才发现,超市发的成长之路愈发多了些沉稳和耐心。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年里,超市发在李燕川的带领下也紧跟时代的脚步,不急不躁,步步未离零售本质。

为消费者提供其需要的优质商品和服务,40多年,李燕川初心未改。

1

初入零售

1980年,高中毕业的李燕川加入到了超市发的前身海淀副食品公司队伍。

他的职业生涯从最脏最苦的猪肉售货员开始了。

那时候的肉全是冻肉,每次他都需要先将200斤重的冻肉放进水池化冻,然后从池子捞出,再做削皮、剔肉等处理。

当时,体重只有110斤的李燕川,干起这活儿确实费劲,但部队家庭教育下的他,浑身充满韧劲儿,一心想把工作踏踏实实地干好,即便再苦,他也从未抱怨过。

三年后,李燕川从卖肉的岗位被调了出来,去到团委工作,后来又被调到工会,最后到业务岗,成了业务经理。

了解李燕川的人都非常清楚,正是踏实、勤恳的态度,稳健又不死板的性格,让他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做出了优异的成绩,成长发挥的舞台也越来越大。

在工会工作期间,他便申请在五道口开了一家杂品店,没有生鲜但开架销售,当时正逢90年亚运会,生意出奇的好。这件事也让公司领导发现了他的商业天赋,很快李燕川又从工会被调到营运部门。

1995年,李燕川被公司派到日本学习连锁知识,虽然学习的环境比较艰苦,但对于开架式销售的规范性、商品的标准性,再到整个运营,李燕川学到很多东西,开阔了眼界。也开始喜欢上了零售行业!

"去卫生间和去食堂要更换不同的拖鞋,这种严谨的风格,对于零售这个行业来说大有裨益。"回忆起当时,李燕川说对商业开始感兴趣应该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从日本考察回来后,李燕川开始负责筹备公司样板店伍富店,该店实行开架销售,顾客自选,统一收银。

伍富门店崭露头角,便在北京城乃至全国产生轰动效应,声名鹊起。彼时,伍富店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

伍富店的一炮走红再次印证李燕川商业上的卓越能力和眼光的敏锐。

很快,李燕川又被上调集团负责业务工作。

1999年,超市发完成股份制改制,次年10月,李燕川被正式任命为超市发总裁。面对接下来要管理近万人的员工,这样的任职命令对于李燕川来说,"感觉有些懵"。

他对老领导说,"接公司老总,压根就没想过,我怎么可能?"但领导对他表示,组织部其实早已对他完成了一年多的背后考验,坚信他能胜任,担得起这个担子。

那一年,李燕川38岁。

李燕川:逐梦零售 42 载 唯有初心不改

2

焦灼岁月

2000年前后,中国的零售市场,正值大卖场涌现,外资巷战之时。

1995年和1996年,家乐福和沃尔玛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并大肆拓展。尤其是家乐福,扩张迅速,让整个中国零售行业杯弓蛇影。

就北京区域而言,当时的另外一家连锁零售企业天客隆,想要通过与超市发重组、兼并的模式来扩大规模,以此与外资零售企业抗衡。

但兼并的过程就花费了将近两年。直到2002年年底,天客隆入股超市发,双方各占总股本的34.77%,其他股份由职工持股会及几个小股东持有。并后的双方总资产8亿元,门店数量达到101家,成为北京最大的连锁企业之一。

可惜,事情发展的总是那么不顺利,后来因为理念不同,双方开始对簿公堂,掀起了长达13年之久的诉讼之战。

有两年的时间,不断有人组织员工围攻公司总部,使公司无法办公;店铺无人管理,出现许多问题;股东会、董事会无法召开,公司陷入瘫痪。

"那段岁月确实很煎熬,但却很锻炼人。"现在回想起当时,李燕川很是感慨。

2003年,与李燕川一起共事的老领导也选择了退休,此时所有的压力也都落到了他一人身上。

这一边股权纷争尚未停息,在2004年4月物美又收购了超市发25.03%的员工股和托管了政府股份,这使得超市发更加雪上加霜。加上外部环境竞争激烈,超市发却深陷股权纠纷,股东会、董事会都无法召开,一度陷入焦灼之中。

在此背景下,2004年超市发出现了公司成立48年以来的首次亏损,李燕川再次回忆起超市发的这段过去时,依然十分触动。

“好在我比较坚强,超市发这一劫只能去面对。”李燕川说,超市发之前那些年发展的都太顺了,过的太舒服了,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有这样的波折和坎坷,才能不断地去攻坚克难,实现历练成长。

焦灼之下,他认为不能被动下去,"人不自救天难助,超市发只能靠自己成长"。但同时他也意识到,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此时选错了路,或者选择上出现了问题,会把这个公司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所以那时我就特别地小心翼翼,在每次做决策决断时,都要经过反复的认证,跟同行、朋友聊天,跟我们班子的人去反复地做探讨。"李燕川说,"我们走得慢,但是我觉得还是比较稳健的。"

在他的带领下,超市发的经营班子和全体员工当时仅有一个目标,就是抛开股权股东,一心做经营,让公司活下去,让员工活下去。

到2005年,超市发便从亏损逆转,此后的每一年,超市发业绩均保持着比较高速的、持续稳定的增长。

李燕川:逐梦零售 42 载 唯有初心不改

3

坪效之王

2006年初,面对艰难的内外环境,李燕川当时下定决心,必须要为超市发思虑当下,制定长远计划。

门店升级改造是超市发的重点工作之一。主要是通过升级门店硬件设施,科学合理为顾客选择商品,利用新媒体优势加强与顾客的沟通等方式,与消费者变化时刻保持同步。

做到因客而变,与时俱变也是超市发鲜明的特质之一。

双榆树店属于超市发面积最大的一家店,营业面积4200平,1996年由百货商场改造成超市,经营品类包括电器、百货、食品等一应俱全,年销售额多年稳定在3亿元规模。

当时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在双榆树店不足一公里的商圈内,家乐福三家、沃尔玛、欧尚、麦德龙、易初莲花、乐天玛特等国际知名品牌的超市大举围攻,物美、美廉美以及专业店、便利店,也遍地开花,使得双榆树店的经营优势开始被瓦解,2004年销售额一度下降到2.4亿元。

当时李燕川提出要改造双榆树店,更多的人从风险角度考量,提出自己的担心,提出担心者认为,4200平方米销售额2.4亿元也已经很不错了,闭店改造会导致顾客流失。

当年,作为超市发双榆树店的店长王爱平来说,也是印象深刻,他对《灵兽》表示,"当年双榆树店日均客流在1.5万人,周末日均2万人左右,这样的客流要停业2个月,这需要多大的魄力才能实现,其次,每天80万左右的销售,两个月近5000万的销售,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况且,当时竞争对手的力量也不可小视,两个月后客流是否回归都是未知。这件事让我记忆深刻。"

在面对外界不绝于耳的质疑声,李燕川带领其经营团队用了两个月时间,把门店硬件升级,并且围绕消费者一日三餐生活所需进行品类调整。

双榆树店调整后成绩喜人,客流增加,第一天开门纳客实际交易量就达到20000多次,年营业额又回归到了3亿的水平。

李燕川:逐梦零售 42 载 唯有初心不改

▲与时俱进、常变常新,始终贴近消费需求的超市发双榆树店

业内人可能会更加清楚,升级后的3亿销售额是在竞争加剧,外资零售企业的围攻之下而实现的,这也代表着这一数据更加有分量,成为"坪效之王"门店,名副其实。

与此同时,在行业所有企业大肆全国扩张、广开大卖场时,李燕川拒绝了各种诱惑,始终坚持超市发深耕社区商业,专注老百姓的一日三餐,不盲从,不跟风。

实践证明,社区商业已成为实体零售的未来趋势,也是未来最具竞争优势的业态。

4

扫除制约

2016年,困扰超市发13年的股权问题迎来彻底解决。

同年12月14日,超市发召开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北京海淀置业集团收购物美、天客隆所持有的超市发股权。超市发党委书记李燕川出任新一届公司董事长。

股权的回收,让超市发扫除全部制约发展的因素,开启了全新的发展扩张之路。这个13年等来的突破实在不容易!

2016年开始,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超市发的新变化:开店步伐加速,门店改造升级让人耳目一新,超市发在这一年完成了蓝润店、万泉庄店、花园路店和万柳店的改造,完全颠覆了此前的卖场形象,变得更加年轻、时尚,迎合了品质升级和消费升级的顾客需求。

李燕川:逐梦零售 42 载 唯有初心不改

李燕川:逐梦零售 42 载 唯有初心不改

▲ 超市发门店改造升级后

在这一年,担任超市发董事长的李燕川,对于超市发接下来的发展思路清晰,定位明了。未来要做好四件事:一是,定方向;二是,带团队;三是,找项目;四是,分好钱。

在经营上,李燕川重点挖潜三大方面:

一是,将现有门店调整升级,始终围绕商圈顾客结构,设计更加清晰的门店定位和服务,集中力量做好生鲜品类经营,挖潜生鲜加工,满足社区顾客在餐桌上的高频刚需。

二是,结合社区定位和年轻客群的需要,在店内增加即买即吃的中西式美食,开发更多现场制售食品,同时增加冷链配置,扩大低温品类。

三是,继续着眼于北京市海淀区门店网点布局,做深做足海淀,将超市发打造成一张海淀百姓离不开的生鲜食品供应网。

同时,李燕川提出,根据不同业态的门店和门店周边不同的核心消费客群,打造千店千面。

"我们要做的就是满足这些主顾客群的需求,不断在跟着顾客变,不断在跟着顾客去融合。"李燕川表示。

此外,在围绕一家人一日三餐的五种业态基础上,2017年,超市发又与罗森便利合作,衍生出了超市发罗森便利店,围绕"做一个人的生意"的新业态,目前超市发罗森便利店已达到32家。

对此,行业人表示,超市发步步紧跟时代,步步不离零售本质

李燕川:逐梦零售 42 载 唯有初心不改

▲ 超市发已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自己的直采基地

5

适者生存

2020年疫情来袭,让零售行业受到冲击。

面对业绩的不断下滑,一些实体零售企业束手无策,但在疫情面前也有很多零售企业做出多种措施调整应对。

同样深受疫情影响的超市发,在2021年销售额同比虽有下降,但利润却有所上升。

即便与正常年份的2019年相比,超市发的业绩也有所增长。

李燕川对此表示,2021年超市发放缓了开店的步伐,下大力气调整商品结构,认真研究顾客需求,推出了"大单品计划",并与供应商、大牌餐企合作,共同开发新品,走出了一条不同的发展之路。

在新的挑战面前,超市发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情:一是,控制成本,放慢开店速度;二是,调整门店,包括商品结构等。但这些调整都是不停业的软调整,比如商品结构与目标顾客群更匹配,增加了堂食等一些毛利更高的商品。

李燕川说,2021年超市发新开门店速度开始放缓,同时也关掉了几家亏损门店。销售额虽有下降,但利润有所上升,员工工资收入也有所上涨。

超市发对门店的定位也更清晰,主攻生活超市和生鲜超市,面积在500-1000平方米,选址多位于社区出入口。

此外,另一种业态就是社区便利店。目前,超市发罗森便利店有32家店,其中有一半左右是作为服务年轻客群的业态组合插件,植入大店成为分割店或店中店,效果很不错。

李燕川:逐梦零售 42 载 唯有初心不改

▲ 超市发罗森便利店

今年在运营成本上也下了功夫。对于费用控制更为严格。同时,加大了店铺旧设备的返修和利用,多举并行控制成本。

正如李燕川在面对逆境时,所表现出的不悲观,并努力去寻找真正适合企业走出困局的方向,这才是一个企业有希望活下去的根本。

"我不悲观,不管遇到什么,都要自己去面对调整。在任何逆境中,都能找到自己向上或发展的方向,比如找到新的销售增长点,或者能够分析透自己,分析好整个行业,也能够分析好顾客,并满足顾客的需求,这是我们未来两年必须都要做好的。"李燕川表示。

当初他因喜欢选择了零售,也如自己所说,"一个人如果真的从心里喜欢自己的行业或职位的话,他就真的不怕输,而且一定会有办法让它往前走。"

6

无遗憾,不人生

2022年是李燕川在超市发的第42个年头。

李燕川:逐梦零售 42 载 唯有初心不改

▲ 李燕川在超市发店内

去年,超市发第十一次荣获"北京十大商业品牌"称号。

颁奖词给予超市发充分的肯定:在不断反复的疫情防控中,超市发第一时间为街道提供物资支援,为社区工作人员送去爱心慰问,建立社区居民生活物资线上服务专线,居民可通过线上小程序下单订购商品,确保被隔离社区居民正常生活;组织在职党员、积极分子、团员到社区下沉值守,配合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从颁奖词中就可以看出超市发的时代跟随。

在疫情面前,超市发真正体现了国有企业的担当和作为。

疫情期间,李燕川表示,"我们基本上都是晚上十一二点接到电话,说明天早上需要七点准备好相应数量的早餐包、蔬菜包。这样我们的员工夜里两点开始准备,然后装车,直到到凌晨五点多钟装完,然后开始配送。员工基本都是这种冒着风险进小区,不误工作住店铺。半夜集合装菜袋,全体人员连轴转的状态下,我们员工连轴转一个多月。"

对此,李燕川称,一方面,是为大家奋力完成任务而自豪欣慰,一方面,又真的很心疼大家的辛苦。

他深知大家的辛苦,也是因为疫情期间他身着员工服与大家共同奋战在一线,包括2003年的"非典",也是如此。

"他作为公司老总,亲自与门店员工一起送物资给疫区最严重的社区。他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感召了全体员工。" 前双榆树店的店长王爱平对《灵兽》说道。

李燕川说,很庆幸自己以一个零售人的身份,见证了物质生活由贫穷到温饱、再到富足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零售业由商品贫乏到满足需求、再到主张个性的飞跃式发展。中国零售业目前正处在一个转型和创新的新时代,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零售业始终以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基础。"超市发会一如既往把顾客装在心中,做有温度的零售商,陪伴在社区居民身边。"

岁月峥嵘,40余年里他与超市发勠力同心,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困境中破浪前行,稳扎稳打的做事风格成就了这位超市发人,也使他成为了深耕社区商业的代表之一。

一路走来,纵然有太多的光环加身,但也免不了他心中依旧有遗憾。

"心里最过不去的就是给员工解决宿舍的问题。回想当时,也做了规划,解决我们中层的年轻干部住房问题,五六十平米的小两居,这样可以满足小两口带孩子一起住,对应的有一系列相关的福利政策。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也没有实现。心里一直感觉比较遗憾。"李燕川对《灵兽》表示,一方面,是对为企业付出的员工提供更多的福利;另一方面,考虑的是如何能更好地为企业留住人才。在他看来,年轻人对企业的忠诚、理想,在现实面前始终绕不过租房子、养孩子等问题,这时就需要企业以长远的眼光来为员工考虑,也是为企业留住人才做深度服务。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时至今日,他与超市发彼此深知,亦彼此成就。初心不改,方显英雄本色;始终如一,才见五彩人生。(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后记

李燕川:逐梦零售 42 载 唯有初心不改

5年前,《灵兽》在2017年新春献辞《我们想要怎样的企业,我们想要怎样的生活》中写道:

13年前,我采访一家国有企业的总裁,这家企业因为并购重组纠纷,经营陷入停滞。那是最风雨飘摇的时候,他当时承受的是部分门店停业、经营亏损、股东恶斗,压力可想而知,但他坚定地对我说:我与它同忧同乐,我要带领这家企业走出困境。

1年后,他掌舵下的企业从亏损逆转,重新盈利。这么多年,企业股权问题始终没能得到解决,这导致很多战略性的规划都难以实施,比如想要加速开店,但另一位股东、也是一家知名的零售企业却不同意,认为这会影响他们自己门店的生意。

就在这种环境下,13年来,他和同事们一起,一直保持着企业利润与销售规模稳步增长——一家门店以不到3000平米的营业面积创下3亿多的销售额,成为全国坪效最高的超市门店;在行业所有企业大肆全国扩张、广开大卖场时,始终坚持深耕社区商业,专注老百姓的一日三餐,不盲从,不跟风。如今,社区商业已成为实体零售的未来趋势,也是未来最具竞争优势的业态。

13年后的2016年12月,企业股权问题终于得到解决,战略自主权重新回归。2016年,他新开和改造的门店让人耳目一新,业绩增长均在20%以上,让消费者颠覆了对这家企业的原有印象,在京城成为年轻、时尚的代名词,这家一直有些传统的国有企业,迅速接轨了国际一流的商业趋势。

他从来都有很多选择,13年前,国际一流的零售企业高薪“挖”他,他可以选择更好的发展空间,至少不必为当时的股权纠纷困扰;他可以选择去其他国有企业去做一把手;13年后,他依然有很多选择,而且是更好的选择,但他说,我绝不会离开这家企业,无论它是贫穷还是富有。

我问他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他说,这就是感情。这家企业已经融入了他的生活、他的血液、他的一切,他把青春献给了它,它也成就了他。所以,他选择不离不弃。

这个人叫李燕川,北京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7年,是他在这家企业的第37个年头。

他告诉我,有时候,选择就是坚持。

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人,有着无穷的想法,还有着无穷的精力,更有着无穷的创造力,而你的认知,永远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能这么坚定,他为什么能做到,他为什么又愿意去这么坚持,他为什么始终对自己的选择永远无怨无悔。

我们这个社会由一个一个普通人组成,每个人对成功的标准和定义都不一样,每个人的方向也都不同,但专业、创新和坚持永远是一个人或一家企业走向成功的必备要素。也正是因为这些人、这些企业的存在,才让社会朝前发展,世界更加美好。

超市发正是这样的企业,李燕川正是这样的人。(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说点什么... 共有条评论

热评 更多>>
  • 媒体哪敢吃人血馒头?

  • 中国零售业的2022:有希望,活下去

  • 人大代表王填:商业不动产应纳入公募REITs 区别于住宅类调控

  • 谁的潼关谁的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