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兽按
一旦市场长时间不能恢复,这些企业未来自救无望,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只能选择关门,这才是消费市场的灭顶之灾。
作者/李又寻欢 ID/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814篇原创文章
1
降幅在继续收窄。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178亿元,同比下降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9.1%),降幅比上月收窄8.3个百分点。
这个数字对比上个月,是要好看多了。
3月份,社消品零售总额26450亿元,同比下降1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8.1%)
再往前翻两个月,情况则是更糟——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名义下降2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23.7%。
是不是有一种终于缓过气来了的感觉?
事实上,远远没有达到庆祝的时刻;
综合1~4月的情况来看,消费这驾马车的下滑程度仍然是惊人的——2020年前4个月里,社消品零售总额106758亿元,同比名义下降16.2%。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97357亿元,下降15.5%。
而5~6月份这两个月,消费的增长不会更加乐观。
2
《灵兽》最近调查了近30家国内区域零售企业(主要是超市业态)的情况,数据显示,有30%以上的企业1~4月份的业绩增长均在20%左右,近26.9%的业绩增长在20%~40%,近4%增长在40%~60%,近8%的企业增长在60%~80%。
当然,也有15%左右的企业,前4个月里业绩下滑了10%~20%。
利润的情况也大致相仿,有五成多的企业利润增长在5%以上,最好的增长在2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近50%——《灵兽》在此前的文章中说有的超市三个月挣了去年一年的钱,是有足够的案例支撑的。
《灵兽》的此次调查涉及了北京、河北、云南、四川、浙江、江西、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宁夏等10余个省份,尽管样本数据不多,但也能大概勾勒出超市业态目前基本处于一个不错的生存状态。
但接下来的日子还会这么好过么?
“4月份我们的增长仍然在20%以上,但5月份增长迅速下来了,只有几个点。”一家零售企业的负责人告诉《灵兽》。
《灵兽》采访的多家零售企业,也均不同程度地表达了这个观点,他们普遍担忧未来的态势。
超市的增长,一个很大的因素是疫情期间其他业态停业,比如餐饮等这部分市场,基本上流向了超市。随着餐饮和其他业态的全面复工复产,一部分需求开始转向。
“下半年增长可能会继续下滑。”一家超市的店长说。
如果从商品品类上来看,三四月份就有所迹象了。
“我们3月下旬就感觉到了水果销量在下滑,大概在10%。” 一家超市的采购负责人告诉《灵兽》,让他感觉到奇怪的是,水果的采购和销售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不少果品还下降了。但消费者购买却少了。
这也是有数据为证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CPI中,鲜果价格下降了10.5%。
但老百姓似乎并没有因为水果价格的下降,而增加购买量。
进入到四月底五月初,这一现象就更加明显。当前正值荔枝大量上市,价格和去年持平,但一家零售企业这个应季单品的销量,却同比下滑了30%。
可怕的是,他不知道为什么。
3
消费的缓慢回升,一定程度上也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CPI)的“功劳”。
4月份CPI同比上涨3.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8%,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消费品价格上涨4.7%,服务价格上涨0.9%。
再看另一组数据,4月份,商品零售25871亿元,下降4.6%,降幅比上月收窄7.4个百分点。
两者一对比,情况就分明多了,食品价格上涨的这14.8个百分点,在社消品零售总额的降幅收窄的百分比中,应该说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要知道,目前只有食品等生活必需品,才是居民消费的大头。
这一点从线上零售中可见一斑。4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36.7%和12.4%,穿类商品下降12.0%。
可怜的服装类企业,截至目前仍然没有看到“日出”。
同样的,餐饮企业仍然在水深火热中煎熬:虽然4月份餐饮收入2307亿元,同比下降31.1%,降幅比上月收窄15.7个百分点。但综合前4个月的数字来看,餐饮收入共8333亿元,同比下降41.2%。
这意味着什么?尽管全国各地餐饮企业已经基本复工,但是业绩仍然没有太大起色,恢复尚未达到疫情前的7成——用前段时间一个女网友搞笑的段子说,“现在守店比守寡还难,守寡还有人撩,守店还鬼都看不到一个。”
由于百货业态囊括在商品零售中,具体数据无法知晓,但从降幅收窄来看,相比前几个月停业时的颗粒无收,肯定有一定程度的回升,然而,要想再回到疫情前的水平,估计不是一年半载可以办到的。
而被所有人看好的超市业态,未来的日子或许也并不会像前几个月那么欣欣向荣了。
4
客单增长、客流下降——这是超市企业前几个月里的普遍情况。
疫情期间,有的超市客单增长达到2倍以上,大部分超市的客单也有20%~50%不等的增长。
这意味着,只要有原来50%左右的客流,就能保证同比销售处于增长状态。
再加上CPI上涨,也推高了消费支出:1~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平均上涨4.5%。具体到4月,最影响支出的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11.3%,而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上涨66.7%,其中猪肉价格上涨96.9%。
买一点肉动不动就是三四百块,想必大家都没少体会吧?
但是客流下降也着实让超市头疼。
只是,疫情期间因为防控严格,一米一人,门店限流,客流下降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目前全国各地基本解封,但客流下降的趋势却并没有迎来强烈的反弹。
“我们去年同期一天客流10万人,现在一天不到7万。”一家零售企业的负责人说,人都哪去了呢?
这带出了另一个问题:最能抵抗经济周期的超市业态发愁人去哪了,而另一些更苦逼的零售业态,发愁的不仅仅是没人,而是没人消费。
为什么会样?失业、金融杠杆、企业破产等各种因素交织——这些问题,《灵兽》在“中国消费:乖,咱不哭”一文中已经有过分析。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尽管疫情持续到现在,企业裁员、降薪、破产等消息也屡屡见诸报端,但是这仍然只是冰山一角。
因为,大规模的裁员失业潮远未到来。
一是外贸企业将在6月份左右迎来拐点,如果国际贸易环境无法改善,后果不堪设想,制造业传导到流通业,有一个时间差,但不会太长;
二是大部分中小微企业仍在死扛,并没有全面的裁员降薪,估计最多也就20%~30%,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损失和风险都有创业者和企业家在承担,员工利益并没有受到实质性影响,因此他们的日常消费也仍然处于正常状态。
一旦市场长时间不能恢复,这些企业未来自救无望,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只能选择关门,这才是消费市场的灭顶之灾。
5
如果上面都是哗众取宠或者耸人听闻,那么,讲点实在的吧。
在消费市场上,惟一还在增长的是线上零售,1~4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30698亿元,同比增长1.7%,
这个增长比例并不值得大家过多关注。需要关注的有一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5751亿元,增长8.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1%。
近四分之一的消费市场,已经是线上的天下了——无论是什么样的零售业态,应该都不能忽略它。超市亦是如此,疫情期间已经体会到了,到家业务应该成为超市的标配,或者说未来的一项基本技能。
好在,大部分零售企业意识到了这一点,干的似乎也还不错,比如北京一家超市尝试性地开始拼团业务,一周拼团两次,每次销售都能达到40万元以上,有意思的是,有限的十几二十个品,大部分是超市里不卖的商品。
毫无疑问,这当然是一个值得投入几分精力的增量市场。也借此提醒,线上业务一定是必备技能,但也只能是业务补充,而不可能成为线下零售的主阵地。
当然,那部分消失的客流或者客单,多少都可以通过它,弥补一些回来呢?!(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延伸阅读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美国破产协会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美国申请破产保护的企业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8%。
全美独立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报告称,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有50%的小企业可能撑不过2个月。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哈佛商学院和芝加哥大学等联合完成的报告称,自美国疫情从3月初出现蔓延以来,已有超过10万家小型企业永久倒闭,占全美小企业数量的2%,其中餐饮业受影响尤其严重。
日本共同社5月13日援引东京商工调查公司发布的数据,日本4月破产企业总数达743家,同比增加15.2%,增幅连续5个月达到两位数。
欧洲的企业破产也层出不穷。多家欧洲支线航空公司和廉价航空公司已经破产或申请破产保护。
德国工商总会早先的一项调查显示,几乎五分之一的德国企业认为自己存在破产风险,超过四分之一的德国企业预计今年销售额至少下降50%。餐饮行业几乎停摆,殃及酿酒业。德国酿酒协会估计,全德1500家酿酒厂可能出现大规模破产。
意大利伦巴第大区商业联合会的报告显示,伦巴第大区尽管是意大利经济最发达地区,但2020年市场整体营收将比2019年下降40%左右,中小型家族企业很多面临破产风险。
《费加罗报》4月援引信用保险公司科法斯Coface的报告称,2020年全球企业破产率将上升25%,其中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将分别上升39%、33%、15%、18%、22%和11%。(中国产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