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新资讯 就在灵兽网 www.lingshouke.cn
9月3日,社交电商爱库存发布声明,要求唯品会停止“二选一”的行为。据声明内容显示,平台收到部分商家反馈,称唯品会明令要求商家不得与爱库存继续合作,并强令商家下架在爱库存上的所有商品与活动。对于该事件,唯品会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不属实”。一方隔空喊话,一方急忙否认,同为服装大户的爱库存和唯品会为何彼此磕碰?
爱库存喊话
北京商报记者从部分商家了解到,在今年7月份左右,一些商家收到了唯品会相关工作人员的电话,要求他们下架爱库存平台的产品。“实际上从去年开始,部分做女装的同行就已经遭遇了唯品会‘二选一’的要求。”一位销售中小品牌鞋类产品的商家李先生(化名)告诉记者,由于两家平台的体量都很大,因此两个渠道都铺了很多货,如果只选择一个平台,公司的运营和库存压力将陡增。
资料显示,爱库存为上海众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产品,上线于2017年,是一款为代购提供SaaS店铺软件工具、私域流量经营管理工具以及商品与服务的App,以销售品牌库存为主。
据李先生介绍,今年在爱库存的销量比较不错,当前一个月能达到100万-200万元的销售额,而且针对爱库存的消费需求,企业还准备了新产品,新开发的鞋子库存有20万-30万双,“这次我们准备了秋季鞋,马上开始研发冬季鞋。一般而言在研发前我们会跟平台的运营人员沟通,根据买家的喜好去设计产品”。
然而,到今年7月,他接到了唯品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其条件是如果要在爱库存进行销售,唯品会上的产品只能下架。“之后我们肯定会尝试再与唯品会沟通,如果沟通无法达成一致,那我们只能衡量看选择哪个平台对公司的发展更好。”李先生说道。
爱库存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平台就陆续收到商家的反馈,而到七八月份,唯品会更是比较全面地针对商家采取了“二选一”的措施。如果商家达不到对方的要求,就要求强制下架、终止合作等。
“我们之前也通过第三方向对方提出了一些交涉,但并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而且‘二选一’的措施并没有停止。”上述负责人说道。
争夺货源
以店主模式走私域渠道卖货的爱库存,为何会与大牌折扣为特色的唯品会出现龃龉?从品类来看,两者的布局较为重叠。据公开资料显示,爱库存平台已累计销售商品超2.5亿件,时尚女装、母婴童装、品质男装和家居家纺商品共超过了总销量的半数。而唯品会成立于2008年,主要以服饰折扣起家,目前主营业务涵盖了服饰鞋包、美妆、生活等在线销售品牌折扣商品。
唯品会2020年二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期间唯品会总订单数为1.705亿,相比去年同期的1.478亿单增长15%。对此,唯品会在发布财报的同时也表示,折扣零售本身具有抗周期性,随着二季度国内疫情好转、社交恢复,服饰零售市场回暖,特卖模式从而更受消费者青睐。
“事实上平台间产生‘二选一’的矛盾核心,是因为电商希望能从货源处获得竞争力,因此把压力转移给商家,其实这对双方都没好处。爱库存和唯品会尽管模式不同,但卖的都是服饰尾货,所以两者难免会出现冲撞。而遭遇‘二选一’的商家,无论大小品牌,在强势的平台面前都较难拥有选择权,因此‘二选一’也是被明令禁止的。”电商分析师李成东说道。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7月份全国纺织服装类零售总额5959亿元,同比下降17.5%,低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6%的增速。服装去库存化成为今年上半年服饰品牌的发力点,这或许也是唯品会和爱库存争夺资源的原因之一。
同时,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A股42家纺织服装类上市公司中,16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7家公司的应收账款同比增加,30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占比高达71%。有分析指出,由于疫情的影响,年初的冬季和春季服饰库存积压,从而影响品牌的销售业绩,所以在下半年,加快去库存将成为企业的主要发力点,这样才能加快资金回流。
涉嫌违法
为何电商之间屡屡彼此呛声“二选一”。站在平台角度,一位电商企业从业人员向北京商报记者表述了理由。“对于商家而言,肯定是销售渠道越多越好,但平台也会考虑品牌方对各个渠道布局的权重,从而来衡量平台例如流量资源等的倾斜,”他表示,“特别是两家平台互为竞争对手,对商家渠道投放的态度更为看重,因此品牌很难在两个平台享受到同样的优待,这对平台而言也不公平。要不然商家就需要在产品布局上进行差异化。”
但实际上,这种行为已被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电子商务法》定性为违法行为。其明确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得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以及技术等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在平台内的交易、交易价格以及与其他经营者的交易实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
对于电商“二选一”的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师透露,虽然电商平台对品牌商家施压,并附加各种进驻条件违反了《电子商务法》,但这种违法行为较难取证,从而难以追问责任。
电商行业专家鲁振旺指出,电商企业与其在商家资源上进行争夺,不如加强平台在消费服务和商业模式探索方面的能力,“因为电商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产品层面的竞争,更为重要的是商业模式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