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新资讯 就在灵兽网 www.lingshouke.cn
十几天前,东京奥运会赛场上,湖北姑娘管晨辰为中国代表团夺得平衡木金牌。这距离第一代 " 体操王子 " 李宁获得首枚金牌,已经时隔 37 年。
运动员创业看体操,体操队创业看李宁。
退役运动员能把公司做到百亿营收、千亿市值的,也只有李宁了。
8 月 13 日,港股上市公司李宁(2331.HK)发布 2021 年半年报。101.97 亿元的收入是机构预测的两倍;19.62 亿元的净利润超过了去年全年。
从年初的战略调整,到新疆棉、奥运会,诸多因素促成李宁的业绩增长。然而,在 " 国潮风 " 的引领下,中国李宁真的实至名归吗?
财报显示,2021 年上半年,李宁实现收入 101.97 亿元,同比增长 65%,远超机构预测的 30%-38%;实现净利润 19.62 亿元,同比增长 187%,比去年全年的净利润还多出 2.64 亿元。
受业绩利好影响,李宁股价连续两个工作日上涨。截至今日(8 月 16 日)收盘,股价报 91 港元 / 股,大涨 4.12%,最新市值为 2270 亿港元。
业绩大涨背后,藏着李宁的诸多 " 小动作 "。
今年上半年,李宁在国内关闭了近 200 家不赚钱的线下销售点(不包括李宁 YOUNG)。同时,又在广州、重庆、成都开了旗舰店、快闪店、概念店 3 家大店。
这与李宁的战略调整有关。
10 年前,李宁走得还是疯狂开店的模式。
当时受 08 年北京奥运会影响,所有人都以为中国体育将一飞冲天,也包括李宁。2011 年李宁门店一度扩张至 8000 家。在那段最疯狂的时期,有媒体报道,一条县级街道,同一个体育品牌就有 5-6 家门店。
盲目扩店放大了库存危机,以至于后来每次发财报,李宁的库存问题都会被拉出来 " 批斗 " 一番。
从 2020 年上半年开始,李宁在全国范围内推动 " 高效大店 " 策略:一方面加速处理亏损、低效和微型面积店铺;一方面聚焦购物中心、推动旗舰店等高效大店落地。
截至今年 6 月末,李宁牌(包括李宁核心品牌及李宁 YOUNG)常规店、旗舰店等线下销售点只剩下 6745 个,较去年年末减少了 188 个。
渠道优化升级后,李宁的销售效率也大幅提升。
财报显示,2021 年上半年,公司库存减少了 3800 万元,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也由上年同期的 84 天下降至 53 天。李宁 CEO 钱炜介绍,为了确保库存结构合理,李宁制定了月度目标,每周还会专门开例检测库存风险。
除了线下渠道,电商渠道也是李宁今年的发力重点。
李宁曾多次强调自己的 " 多渠道 " 策略,主张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疫情期间,李宁加强了线上渠道的引流工作,2021 年上半年,电商渠道的销售流水同比增加了 77.8%。
此外,今年上半年,围绕 " 李宁式体验价值 "(运动体验、购买体验、产品体验),李宁做了一系列营销活动。比如,推出专业竞速跑鞋飞电 Discovery、专业篮球鞋韦德之道 9;签约流量明星肖战为运动潮流代言人;赞助 CBA 联赛、青岛马拉松赛事等。
一顿操作下来,公司李宁的钱包鼓了,企业家李宁的钱包也鼓了。
就在李宁股价飙升之际,另一家港股上市公司非凡中国(8032.HK)发布公告称,按 63.6 港元 / 股的价格减持 6000 万股李宁股份,套现超 38 亿港元。交易完成后,非凡中国在李宁的持股比例由 13.28% 下降至 10.87%。
而非凡中国的董事会主席正是李宁,李宁和其胞兄李进控制着该公司绝大部分股份。
事实上,业绩大增的国产体育品牌不止李宁一个。
2021 年 3 月底,耐克、阿迪达斯等国外企业因抵制新疆棉花引发众怒。在以福建晋江为首的体育品牌们表态支持新疆棉后,国产体育品牌迎来第一波 " 野性消费 "。
当时,安踏天猫旗舰店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 51%;李宁同比增长 72%。李宁旗下品牌 " 中国李宁 "4 月份的销售额,甚至同比增长了 8 倍多。
7 月郑州暴雨事件,鸿星尔克豪捐 5000 万元物资被网友送上热搜。一时间,鸿星尔克在抖音的电商销售直接晋级榜首,销售破亿,线下店铺也被抢购一空。
在民族情绪推动下,国产体育品牌迎来第二波野性消费。
紧接着,又赶上了东京奥运会。
一系列外部因素,导致了国产品牌在今年上半年均实现了业绩增长。
前不久,安踏体育(2020.HK)发布的 2021 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上半年经营利润将比去年同期至少增长 55%;特步国际(1368.HK)发布盈利预告,2021 年上半年综合溢利将大幅增长不少于 65%。
截至目前,安踏体育在一众国产体育品牌中,市值遥遥领先。截至今日(8 月 16 日)收盘,市值为 4588 亿港元,比李宁的二倍还多。
作为中国最早的体育用品公司之一,成立 30 多年的李宁靠着超高国民度,一度成为中国体育行业的领跑者。
1990 年,退役后的李宁遇到赛场外的 " 贵人 "、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在李经纬的建议下,李宁带着同名运动品牌 " 李宁 " 横空出世,随后一举成为亚运会、奥运会等各大体育赛事上的 " 明星 "。
近年来,李宁似乎正从一家体育用品品牌向一家潮流时尚品牌转变。或者说,李宁更想吸引年轻人。绑定 " 国潮风 ",是李宁进入年轻人视野的重要一步。
2018 年,李宁旗下品牌中国李宁以 " 悟道 " 为主题首次登上纽约国际时装周,开启 " 国潮热 "。那一年,中国李宁系列服装年度销售量超过 550 万件,售罄率超过 70%。
今年 7 月,李宁与传奇滑板选手 Erik Ellington 合作,发布滑板系列产品。李宁表示,将打造属于李宁的 sneaker 文化圈层,引发在滑板文化和潮流文化圈层的共鸣。
然而,一旦捆绑过度,便容易适得其反。
蓝媒汇财经翻看微博评论发现,不少 90 后、00 后消费者对李宁与国潮的 " 捆绑 " 存在一定的反感情绪。
热衷穿潮牌的 00 后女生小米表示:" 每次刷抖音看到‘中国李宁’硕大的字符,就想赶紧划走!"
相比李宁系列产品,中国李宁旗下的产品走得是潮牌或轻奢路线,定价普遍在 800-1200 元。" 新疆棉 " 事件后,李宁很多主产品出现涨价,甚至被曝出 " 炒鞋 " 事件。
以至于当时很多网友调侃:" 以前没钱买李宁,现在没钱买李宁。"
国家统计局曾发布数据,从 2018 年起,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已经降至 10% 以下,消费品品牌面临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的转变。具体到品牌,也就是涨价、品牌升级。
有一个事实是,今年上半年,李宁的研发及产品开发开支,只占到总收入的 1.8%,比去年同期还下降了 0.4 个百分点。而存款那一栏,李宁的非流动资产总额高达 85.66 亿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一倍。
如果李宁把更多的投入放在研发、产品设计上,或许有一天,中国李宁才真得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