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以供应链为基础的调改:安德利的门店调改革命

2025-11-07 09:28:19本站原创 · 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1701篇原创文章

零售业的下半场,已经没有标准答案。唯一的答案,是回归本质,是勇敢试错,是开放连接。

作者/十里

ID/lingshouke


当下,中国实体零售业正上演一幕声势浩大的改造潮。

以胖东来为灯塔,步步高、永辉超市等为先行样板,“卖场革命”在全国铺开:通道变宽、货架降低、灯光更亮,烘焙与堂食热气腾腾,员工薪资同步提升……一套标准动作,让无数门店在短短几周焕然新生,业绩的曲线直冲云霄,仿佛找到了可以复制的“万能药”。

然而,在这些亮眼数据与开业人潮的欢呼声背后,行业内的冷思考也在蔓延——当所有门店看起来都一样时,它们真的能打动不同地域的消费者吗?用同一道“标准答案”,就能解开各地市场的千变难题吗?

在这股标准化的洪流中,总有人选择逆流而上。

扎根安徽县域市场41年的安德利,就是那个“异类”。2025年9月19日,安德利超市无为购物中心店历经44天闭店调改后重新开业。当天,销售额直接飙到平时的8倍——157万元。

但更重要的是,这份成绩单,并不是机械复刻任何一家成功案例的产物,而是一场量身定制的深度自我改造。安德利放弃了照抄任何模版的捷径,选择了更艰难但更持久的路径——洞察自己的市场,打造自己的供应链体系,打磨自己的商品力,把零售的本质重新握回到自己手中。

1

门店调改,皮相和骨相

一场成功的调改,既要有引人注目的皮相,更要有支撑其长远发展的骨相。安德利无为店的改造,正是这两者的结合。

步入卖场,简约通透的装修格调、宽敞明亮的动线。地堆被大幅削减,货架高度被精心控制,整个空间轻松不失大气。

最大的变化,在于烟火气的营造。原本仅占5%的鲜食加工区域,如今面积扩大到700余平米,占比超过25%。

这里俨然成了一个美食市集:9.9元的堂食自助快餐,解决了周边上班族和居民的午餐难题;现制的烘焙、轻食甜品、寿司披萨,填补了当地市场的空白;小碗菜、麻辣香锅、潮汕牛肉、现煮水饺等琳琅满目的选择。

为了打造烟火气,安德利下足了功夫。调改负责人坦言,加工品类曾是安德利最弱的一环,如今却要将它打造成最强的引擎,挑战巨大。“从操作间的草图开始,区域分割、设备购置、出品规划,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摸索的结果是惊人的。

烘焙区对标一线网红品牌,80余款现场制作的中西点心,在配料表上做到了极致干净——脱氢乙酸钠、代可可脂等添加剂被坚决摒弃。海鲜区甚至引入了产期超900天的高等级冰鲜三文鱼,这在县级市中极为罕见。

体验的升级不止于商品。全新的顾客休息区,配备了洗手台、护手霜、直饮水、共享充电宝、微波炉等便民设施。

这光鲜的“皮相”,是安德利正在证明,美好的购物体验并非一二线城市的专利。

场景重构是吸引顾客的“面子”,商品结构的调整,则是留住顾客的“里子”,也是安德利此次调改的“骨相”所在。

许多零售企业在县域市场的调改中都曾折戟。他们将一线城市的网红爆品空降而来,却发现这些商品在“小镇青年”中曲高和寡,最终在货架上积满灰尘;用高毛利的新品牌替代了顾客熟悉的本地酱醋,结果是忠实的中老年客群用脚投票,客流一落千丈。

这些失败案例的共同点,是忽视了县域市场的复杂二元结构。这里既有价格敏感、习惯固化的庞大中老年群体,也有越来越多从大城市回流、渴望消费升级的年轻人。

安德利看透了这一点。放弃了一刀切式的商品革命,而是采取了一套更具智慧的生态策略:

第一步:扎稳根系。调改保留了超过六成的原有商品,尤其是那些经过时间考验、成为本地居民生活一部分的“老朋友”。稳住这部分基本盘,就是稳住了门店的命脉,让变革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

第二步:开枝散叶。在根系稳固的基础上,安德利开始向外伸展枝桠,触达新的消费需求。38%的新增商品,并非盲目追逐潮流,而是对本地市场空白的精准填补。现制烘焙、日式料理、健康轻食……这些品类切中年轻家庭和“回流青年”的需求痛点。

第三步:播种未来。这是最大胆,也最考验耐心的一步。帝王蟹、波士顿龙虾,这些高客单价的商品,短期内或许无法贡献显著销量,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宣言:安德利有能力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这套“根、枝、种”的商品哲学,让安德利在保守与冒险之间找到了绝佳的平衡点。它既没有因冒进而失去根基,也没有因保守而错失未来。

2

调改核心——人

调改,本质上是一场关于“人”的战争,其最大的挑战并非组一盘和“胖改店”一样的货,而是改变员工固有的认知与习惯。

安德利深谙此道,并将与“人”相关的所有工作,全部前置。

“这次调整相对顺利,遇到问题员工都在主动提出解决方案,而不是等着问领导怎么做。”调改负责人将此归功于前期的共识达成。

在公司确定对无为店进行调改后,安德利第一时间组织了超市业务的所有负责人、各区域的营运和采购人员,召开了两次深入的研讨会。通过充分的讨论,团队内部最终确立了“提升商品品质、关注健康趋势、吸引年轻客群”三大核心目标,并梳理出了在商品、服务、组织管理上需要提升的具体方向。

方向明确后,公司高层对超市全体员工进行了统一宣讲,确保每个人都理解门店调改的目标与意义。

8月4日闭店后,一场系统性的“大练兵”随即展开。

安德利邀请外部讲师,介绍行业最新的经营理念和思路,帮助员工开阔视野,打破认知壁垒。

紧接着,一位在公司工作了三十余年的区域负责人分享公司的文化与发展历程。这种“老带新”的传承,用真实的故事稳定了军心,让员工在变革中找到了归属感。

同时,各品类的采购与营运负责人,就相关内容进行系统培训。培训不是走过场,结束后所有员工必须参加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返岗,需持续学习直至通过。

为了让员工真正感受到调改的方向,安德利甚至载着二三十名核心员工、跨越四省的大巴去考察。“在别人的卖场里从早看到晚,感受烤炉的热气,闻着面包的香气,看着顾客满足的表情”调改负责人回忆,“那种冲击力,是任何培训都无法给予的。”

思想的同频,最终会转化为行动的能量。员工内心都有突破自我的渴望,只是在业务稳定的常态下缺少发挥的舞台。

而这次调改,让他们看到了公司的未来,也给了他们一个展现自身能力的舞台。当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时,团队的凝聚力与执行力便会超乎想象地爆发。

当然,安德利也为员工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今年,超市员工薪资共增加了约1000万元。同时,员工餐菜品更丰富了,休息室更舒适了,手套、一次性洗浴包等劳保用品也配备齐全了。

这些细致入微的关怀,让员工感受到了尊重,也激发了他们更大的工作热情。

3

二次创业,布局供应链生态

如果说门店调改是安德利一次向内修炼、打磨产品的“强己”之举,那么“三利风供应链”的横空出世,则是其一次向外展望、重塑格局的“利他”之策。

安德利集团董事长陈学高,将此定义为自己的“第二次创业”。这并非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场深思熟虑后的“阳谋”——一个旨在重构区域零售生态的宏大布局。

创立三利风供应链的动机,源于双重驱动。三利风供应链总经理张卫军直言,首要目标是内生的,“要把我们的供应链能力变成核心竞争力,通过降本增效,提高商品性价比。”这是安德利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然而,站位更高的陈学高,看到的却是整个行业的困境。

作为安徽省商业联合会会长,他目睹了太多区域中小零售商在传统、低效甚至崩塌的商品流通体系中挣扎求存。“我一直在思考,安德利能为行业做点什么?”陈学高的答案是,将自己最核心的优势开放共享。

“过去创业是为了我的企业,现在创业是为了行业,为了大家。”这番话,为三利风供应链注入了超越商业本身的温度与格局。

安德利敢于发起这场二次创业,其底气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源自近四十年深耕自营模式所筑起的坚固护城河。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当行业普遍依赖渠道和二批商时,安德利就开始探索买断经销和品牌代理。

多年来,它培养了一支专业的买手和采购队伍,建立了一套以财务为杠杆的库存管理机制和以监察室为核心的督查机制。这种深入骨髓的自营基因,让安德利对商品、对上游有着远超同行的理解与掌控力。

三利风供应链最引人瞩目之处,在于其对行业旧有规则的彻底颠覆。陈学高提出了一个近乎“革命性”的合作模式:

其一,是“0门槛”的开放姿态。陈学高强调,平台接入过程将完全免除常规的合作门槛和费用,让伙伴能够零负担参与。为此,安德利将独自承担平台每年约500万元的运营投入。

其二,是向渠道费告别。其核心举措,是向长期以来扭曲零供关系的“潜规则”开刀。安德利决心将进场费、条码费、节庆费等一系列渠道费用彻底取消,让商品成本回归纯粹,让价值创造者得到应有的尊重。

其三,是效率的极致追求。传统模式下漫长的账期,也将成为历史。通过优化流程和资金安排,三利风供应链将极大提升周转效率,让合作的供应商和零售商都能轻装上阵。

这一系列举措,它挑战的不仅是商业模式,更是行业延续多年的利益格局和思维定式。

颠覆性的模式只是外壳,三利风供应链真正的内核,在于其强大的商品力。在无为标杆店,首批发售的新品就超过2000支。这些商品遵循着严格的筛选逻辑:寻找配料表干净的健康食品,挖掘各地的地标优品,以及深入源头寻找极致质价比的商品。

更重要的是,三利风供应链为合作伙伴扮演了首席产品官的角色。“供应给其他体系的商品,一定是能够起到增量、增利效果的,试错的工作,我们承担起来。”张卫军的这句承诺,为中小零售商解决了最大的选品痛点。

从独善其身的强己,到兼济天下的利他,安德利正通过三利风供应链,完成一次从优秀零售商到产业赋能者的关键跃迁。

安德利无为店的改造,只是一个开始。这种永不止步的迭代精神,正是这家40年老牌企业穿越周期的秘诀。

新时代标杆店的打造和三利风供应链的开通,是安德利在零售业态变革中,为自己、也为行业找到的一份“非标准答案”。它告诉我们,在喧嚣的浪潮中,保持冷静的思考,回归服务的本质,聚焦自身的核心能力,或许比盲目跟风更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这不仅是安德利的新起点,也可能是县域零售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2025年11月12日-14日,由安德利集团承办的“第四届长三角商业发展促进大会暨中国(合肥)零售供应链博览会”将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

安德利将以东道主的身份,在现场集中呈现无为店调改的标杆成果与“三利风供应链”的开放合作模式,让零售商与品牌商亲身体验零费用入驻、裸价直采的新规则,与全国1000+超市采购决策者面对面对接。

同期展会亮点:

全品类覆盖:生鲜冷链、粮油调味、日化百货、智能设备、零售技术等

强势采购团:CCFA采购委员会、长三角城市商业联盟、全国商业联盟组织成员

高效撮合:展期现场合作洽谈区开放,促成即时签约与长期合作

诚挚邀请:

希望提升商品结构和利润空间的零售商

寻求进入长三角及全国市场的优质品牌商

关注零售趋势的行业媒体与专业观众

以下为部分展商名单,持续更新中……


零售业的下半场,已经没有标准答案。唯一的答案,是回归本质,是勇敢试错,是开放连接。

11月12日到14日,合肥见。

我们期待与您一起,告别模仿与跟随,共同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份独一无二的“非标准答案”。(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说点什么... 共有条评论

热评 更多>>
  • 盛和汤龙:零售数字化,开启经营导航

  • 叮咚买菜规模创新高:三季度GMV 72.7亿元,全年预计新开仓110个

  • 今年已涨薪2次!京东4000名采销“新兄弟”能否为直播电商破局 作者

  • 勇于改变,拥抱回暖:北京连锁与物流协会携手行业企业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