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超市发双榆树店第5次焕新:半世纪老店,如何重塑社区生活温度?

2025-08-25 09:26:31本站原创 · 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1661篇原创文章

从柴米油盐到生活提案,超市发双榆树店“重构”社区商业。

作者/陈浩文

ID/lingshouke


2025年8月22日,北京海淀的双榆树街道比往常热闹了几分。对很多在地人来说,这里不仅有校园、居民楼,还有承载三代人记忆的——超市发双榆树店。

这家开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店,今天正式焕新开业。它既是一家超市,也是一段“柴米油盐”的北京社区史。半个多世纪过去,商场不断更迭,街区几度换新,但这家老店始终没变。而如今,它又一次变了。

这不是简单的装修,而是第五次系统迭代。以“优鲜好物,悦享生活”为核心,围绕“人、货、场”全面重构,把“超市升级 + 便民服务 + 品牌联营”揉进一处,想要做的不只是卖菜卖肉,而是一个新的社区生活提案中心。

1

老店新生:从柴米油盐到生活提案

双榆树店的升级背后有三个关键词:新鲜、烟火气、健康与情绪。

水产区面积扩大一倍,淡水鱼种类增至20种,海水产品覆盖5公里范围内最全。蔬菜上新有机系列,比例超过30%,冬枣直采,黄金西梅空运,鲜果的节气感被做到了极致。

肉食区增加了鲜切牛羊肉片、手打丸子、煎烤涮套餐,服务于更多中高端家庭。现场加工区更是明档亮相:炸货、寿司、广式烧腊,现制现售。你能看到师傅现场烤鸭,也能买到丰泽园、柳泉居的招牌菜。

更“洋气”的是,超市里能找到20多种进口西式火腿,比如西班牙塞拉诺。现场制售类商品整体上新率达到40%,这在传统社区超市里并不多见。

2

场景革命:让细节撑起社区温度

比起简单的卖货,这次升级更像是一场“场景革命”。

比如水产区,透明鱼缸和贝类池,营造出“海鲜市集”的氛围;豆腐区增加了现磨卤水豆腐;烘焙区的面包香气弥漫开来。

日式轻食和京味小吃同台亮相,专业师傅现场切刺身,年轻人和老人能在一个空间找到属于自己的饮食记忆。

店里还新设了八大主题区:[杯蕴秋色]、[萌宠乐园],以及餐厨具、长绒棉、养生饮品等1800+新品。商品汰换率达到48%,SKU精简至6900,效率和体验的双提升,背后其实是一套零售逻辑的重塑。

3

品牌联动:咖啡香里的京味儿

一个细节很有意思:门口就能闻到咖啡香。因为这次引进了瑞幸咖啡 + 红花点心局的组合,瞄准的是“早经济”。

店里还与丰泽园、六必居等老字号联营,保留了酱肘子这样的老味道,也上新了轻食沙拉、低GI粮油等年轻人喜欢的东西。

店长说:“我们不只卖商品,更想成为社区的情感枢纽。让老人找到记忆,让年轻人发现新鲜。”

这句话有点朴实,却是这次升级的真实写照。

超市发双榆树店的焕新,不只是一次空间改造,而是对社区商业的一次再定义。

它不是单纯的超市,而是社交场景:顾客可以看师傅现场包馄饨,也可以和邻居分享购物心得;它也不是冷冰冰的卖场,而是一个“情绪疗愈站”:从药食同源饮品到解压泡脚汤,从微醺社交到萌宠主题,每个细节都想直抵人心。

在零售业“线上冲击”与“线下复兴”的拉锯中,这家半世纪老店的升级,提供了一个有意思的答案:

实体商业的未来,不在于商品的堆积,而在于场景和温度。

当“附近”重新被发现,社区商业也正在被重新定义。双榆树店的这次焕新,也许就是一场“附近复兴”的实验。

今天,它让我们看到,零售的尽头不是规模,不是流量,而是如何重新点亮社区的烟火气。(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说点什么... 共有条评论

热评 更多>>
  • 盛和汤龙:零售数字化,开启经营导航

  • 叮咚买菜规模创新高:三季度GMV 72.7亿元,全年预计新开仓110个

  • 今年已涨薪2次!京东4000名采销“新兄弟”能否为直播电商破局 作者

  • 勇于改变,拥抱回暖:北京连锁与物流协会携手行业企业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