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第一网阳澄湖大闸蟹已在途 叮咚买菜多优质产区直采不停转

2023-09-26 20:37:51本站原创 · lingshouke

秋风起,蟹脚痒。9月25日,就在江苏天气刚有转凉趋势时,阳澄湖大闸蟹正式开湖。随着湖面数百艘捕捞船出发,阳澄湖核心湖区的一篓篓大闸蟹已经出水。

眼前刚刚上岸的大闸蟹,会在24小时之内经过最少三次抽检,然后带着来自苏州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定制颁发的溯源身份“戒指”,活蹦乱跳、肉肥黄厚地被送到叮咚买菜用户的手中。

image002.gif

近两年,以阳澄湖为核心产地的大闸蟹声量愈发响亮,影响了更多地区的消费者开始喜食大闸蟹,带动了整个蟹类市场的热度。南方还没真正入秋,整个长三角甚至全国的螃蟹爱好者就已经开始等待阳澄湖大闸蟹的出水了。

众所周知,阳澄湖属长江水系,西接太湖,东入长江,是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的活水湖。虽总面积并不大,但有着最适合大闸蟹生长的环境:水清且浅,光照充足,水草丰富,含丰富的微量元素,且水质偏碱性,使得大闸蟹生长出的壳薄而脆,肉质丰满,营养积累充足。在这样环境中生长而成的大闸蟹,青背、白肚、黄毛、金爪的特点更加明显,肉质细嫩而鲜甜。

 image004.gif

阳澄湖核心产区的大闸蟹都是以吃小鱼、螺蛳这样的天然饵料为主,并保留着大闸蟹的天然习性,就这样吃得好、游得好,才能保证在蜕完十几次壳后,有着肥厚鲜美的肉和膏/黄。

叮咚买菜商品规划人员介绍,今年由于近期天气较为适宜,加上近几年科学合理、生态化地养殖,业内预计今年阳澄湖大闸蟹产量比往年略高、规格也更大,预计总产量将在1.1万吨左右。而如今刚开湖,大闸蟹虽还不是最肥的时候,但也肉质饱满、蟹黄丰盈,消费者可以先行尝鲜过瘾,等到中秋国庆双节到来的时候,就可以“闭眼”购买更肥更鲜的阳澄湖大闸蟹了。

在优秀的养殖条件的基础上,阳澄湖产区还较早就开始进行品牌的建立和维护,从抓生产管理开始,规范市场管理、明确阳澄湖相关品牌的使用范围和标准,并且为了不破坏阳澄湖的生态系统而限制养殖规模,从而奠定了阳澄湖产区大闸蟹在整个蟹类市场上的稀缺地位和品牌价值。

就在叮咚买菜直采的区域,蟹农平均有着超20年的养殖经验;每亩投放量控制在800只左右,确保每一只蟹都有着紧实肥美的肉质。

其实,这两年除了阳澄湖,光是长三角就还有长荡湖、洪泽湖、宝应湖等优质水域养殖的大闸蟹逐渐走进更多消费者的视野。而将视线放远到长三角之外,叮咚买菜去年开发的新疆天山雪蟹,和今年相较阳澄湖提前近一个月上架的山东黄河口大闸蟹,也都来自国内其他地区的优质水域。

产区的不同,会使螃蟹的长成表现有略微差别,且会错峰上市,但只要水质好、养殖环境和管理条件成熟,长成的大闸蟹品质都为上乘。

在叮咚买菜平台上,阳澄湖大闸蟹正式上市后,将和多个产区的大闸蟹将一起发力,互为补充,让消费者在这个秋天彻底实现“大闸蟹自由”。而不管是哪个产区,叮咚买菜都是带着订单深入到养殖基地进行直采,确保所售都是源头养殖的好蟹,而非‘洗脚蟹’、次品蟹。

可以说,在以阳澄湖为代表的南方蟹的成熟品牌效应影响下,很多优质小众产区的大闸蟹也在异军突起,不断提高相应的产区标准。而以叮咚买菜为代表的新型零售渠道的助力,也正在帮助整个产业链变得更加透明,一边提升优质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另一边也帮助消费者摆脱传统水产品交易的套路,消除用户购买大闸蟹这样的明星水产品时有关产地、品质的困扰。

目前,叮咚买菜共上架近十个不同规格、不同产区的大闸蟹相关SKU,销售周期从本月初持续至明年年初。其中黄河口大闸蟹自在华东、华北和华南的主要城市上架后,截至目前销量相比上架初期一周已经增长了超200%。

 image006.gif

这两年,叮咚买菜连续早于业内开发了特色产区大闸蟹和其他水产品类,并在用户端获得不错的反响。这依托于叮咚买菜基于全国范围的水产供应链、向上游输出的稳定订单和严于行业的采购标准。

“新疆、山东的虾蟹,沿海优质湾区的小众贝壳......都是我们这两年重点开发的水产。用户对活鲜的要求在不断变高,我们希望叮咚可以通过发掘这些优质的水产品,打通它们通往即时零售渠道的高效链路,不断给用户带来惊喜。”叮咚买菜上述人员表示。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闸蟹销售高峰,其还提示,叮咚买菜大闸蟹可以随吃随买,从前置仓到用户手中最快只需半个小时。买到手后用户可以通过触碰大闸蟹的眼睛、拉伸大闸蟹的蟹腿,或者是观察其在水中是否能吐泡泡等方式来判断大闸蟹的活力。如果出现死蟹,一定要尽快及时联系客服,平台都会及时完成售后,保证消费者吃到的都是鲜活、鲜美的大闸蟹。(灵兽)

说点什么... 共有条评论

热评 更多>>
  • 新春献辞|这当然是历史的节点

  • 今秋什么时间吃蟹最佳?盒马发布《2022年大闸蟹赏味时刻表》

  • 东方甄选独立App上线,新东方认真“单干”能成吗?

  • 认养一头牛IPO疑云:3年砸10亿销售费,靠“忽悠”撑起185亿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