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兽原创

“鸟枪换炮”的沃尔玛社区店

2025-09-15 09:27:36本站原创 · 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1674篇原创文章

这一次,沃尔玛找到了感觉。

作者/李又寻欢

ID/lingshouke


500—800平米的店面、约2000款SKU、9.99元的统一价格带、超过一半的自有品牌“沃集鲜”商品——这就是沃尔玛最新开出的深圳宝安社区店。

吐司用“4.0小绿瓶牛奶”制作,不含任何防腐剂;羊肚菌汤蔬菜面与HPP果茶并排摆放,兼顾健康与新潮;调味料区里,只有五种原料的特级生抽和蚝油加鲜量超45%,干净得几乎能背出配料表。

它不是大卖场的缩小版,而是一次彻底的模型再造:以小面积承载高频刚需,用精选自有品牌保障品质,再以天天平价(EDLP)稳定消费者心智。

截至2025年9月,沃尔玛已在深圳开出4家社区店,正快速形成规模化落地。“现在是时候和大家分享了。”沃尔玛中国高级副总裁兼门店首席采购官祝骏说:“我们已确立了清晰的客群画像、顾客价值主张和战略。社区店深受顾客喜爱,沃尔玛从整个生态、矩阵、布局在一盘棋的协同效应下,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换句话说,这并非一个单纯的“小店”故事,而是一次从底层逻辑到商品力再造的“鸟枪换炮”式变革。

1

“小、精、近”,再造商品力

沃尔玛将社区店的核心标签定为:“小、精、近”。

小:500—800平米,远小于动辄上万平的大卖场。店面压缩后,坪效被极大放大。

精:约2000款SKU,精选日常高频商品,围绕“一日五餐”去打磨货盘,而非追求“大而全”。

近:立足社区,构建“10分钟步行生活圈”,真正融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这背后,是沃尔玛对城市大众中产的精准锁定。他们是小家庭、小居所、生活忙碌的上班族;注重品质与性价比,追求极致便利。这也是零售竞争最激烈的一环,也是最有潜力的客群。


大量的“沃集鲜”+少量的惠宜,其他品牌占比极低。逻辑很直接:通过自有品牌掌握商品力,保证品质,同时打出极高的质价比。

在沃尔玛的背书下,品质不再是疑问。差异化更多体现在:

干净配料、极简添加:健康调味料系列仅含五种原料;0防腐剂吐司成了烘焙畅销品。

头部工厂代工:4.0小绿瓶牛奶广受欢迎,衍生出吐司、冰激凌、奶茶系列。

创新品类:羊肚菌汤蔬菜面、羽衣甘蓝奇亚籽茶,把传统食材与现代营养结合。

这种路径,本质是借助沃尔玛的全球规模和供应链优势,把“高品质+低价格”真正做扎实。

沃尔玛早年间也曾试水社区店,但那时的模型还只是“大卖场的缩小版”,商品结构模糊,缺乏真正的差异化。而这一次,它终于找到了感觉:用自有品牌为抓手,围绕高频刚需,,形成闭环。

2

硬折扣雏形初现,小店也是“一盘棋”

全球零售现在的明星是硬折扣。而中国市场这两年热议最多的是奥乐齐和超盒算NB。

奥乐齐:以德国模式切入,靠极简SKU和PB崛起,但在中国的规模化速度尚未拉开,目前门店数接近80家。

超盒算NB:凭借互联网基因和强资本进入,快速成为行业焦点,目前有300多家门店,但仍在跑通模型。

相比之下,沃尔玛的社区店并不逊色,某些方面甚至更胜一筹:

在商品力上,沃集鲜已经构建出完整的差异化组合。

在供应链上,沃尔玛长期积累的规模优势和全球采购网络,是其他新玩家很难复制的。

在全渠道上,沃尔玛“大卖场+社区店+电商”的一盘棋,让它具备更强的覆盖能力。

硬折扣的核心是:极简SKU、强控供应链、低毛利高效率、极致质价比。

沃尔玛社区店已经走上了这条路。2000款SKU,近半数是自有品牌,配合天天平价(EDLP),以及“9.99元价格带”覆盖烘焙、果汁、速食等多个品类,让消费者在高频消费中感受到稳定的实惠。

这一点,从沃集鲜的爆款频出,到小绿瓶牛奶在小红书上成为网红商品,再到社区店里的惊喜寻宝(大牌低价、悦己商品),沃尔玛已经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重新获得了话语权 。

从业态模型来看,沃尔玛深圳的4家社区店,完全可以被归入“硬折扣业态”。甚至可以说,现在的沃尔玛,已经不是当年的沃尔玛。它在业态创新的成熟度和商品力的提升上,已完成了一次“鸟枪换炮”式的升级。

零售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消费者心智的竞争。

某种程度上说,沃尔玛的社区店已经具备了硬折扣店的雏形。只要它愿意,它具备了随时成为中国硬折扣业态中黑马的条件。

3

一个全新的沃尔玛

如果把中国零售的过去二十年浓缩成一张地图,沃尔玛一定会在其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1996年,深圳罗湖,第一家沃尔玛门店开业。彼时的中国,正是“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急速转向的年代。外资零售商以大卖场、仓储式购物为标志,迅速吸引了无数消费者。

但时间是最残酷的变量。随着城市格局、消费习惯和数字化冲击的叠加,大卖场逐渐陷入疲态。客流减少、坪效下滑、体验不再。家乐福、乐购、麦德龙的黯然退场,就是最好的注脚。

沃尔玛没有退,却选择了转。几年间,它大刀阔斧推进转型:大店改造、线上渗透、京东合作、达达-京东到家……尤其是在2024年之后,沃尔玛在深圳试点的社区店,同样是其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板块。

而且,沃尔玛社区店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孤岛”,而是全渠道矩阵的一环。

大卖场是慢逛、宽品类、一站式体验;社区店则满足快购、高频、小而美;电商+到家补全时效和场景,做到“一小时送达”。

这正是沃尔玛多年来坚持的“全渠道一盘棋”战略。社区店只是其中的最新补位,但其背后是数字化供应链和O2O体系的深度支持 。

与其说沃尔玛在做“小店”,不如说它在做“全渠道生态”的最后拼图。

在很多人眼中,外资零售在中国已经进入“退潮期”。家乐福卖身、乐购退场、麦德龙边缘化。

但沃尔玛给出了另一种答案。它没有固守,也没有急躁,而是用耐心与定力,一步步调整策略, 打出了“鸟枪换炮”的转型标志——一个全新的沃尔玛。沃尔玛社区店也不仅仅是“大卖场的延伸”,更是一次产业逻辑的重塑。随着规模化落地,它或许会成为城市零售最具竞争力的模型之一。

就像我们开头所说:这一次,沃尔玛找到了真正的感觉。(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说点什么... 共有条评论

热评 更多>>
  • 盛和汤龙:零售数字化,开启经营导航

  • 叮咚买菜规模创新高:三季度GMV 72.7亿元,全年预计新开仓110个

  • 今年已涨薪2次!京东4000名采销“新兄弟”能否为直播电商破局 作者

  • 勇于改变,拥抱回暖:北京连锁与物流协会携手行业企业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