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兽原创

盘点2024退市的上市“零售”企业

2024-12-24 10:27:12本站原创 · 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1560篇原创文章

2024年的退市名单,是一部零售行业的“警世钟”,也是一次行业的全面洗牌。

作者/楚勿留香

ID/lingshouke


2024年,零售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电商的快速发展、消费趋势的变化,以及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迫使许多传统零售企业重新审视自己的经营模式;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的滞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资金链的困境,使得一些曾经风光一时的零售公司选择退出资本市场,完成退市或破产清算。

根据经济观察网的报道,截至12月18日,A股2024年有52家公司退市。

分行业来看,在今年退市的公司中,可选消费、工业、信息技术行业的公司数量最多,分别为13家、13家、11家。

港股也不遑多让。根据东方财富Choice的统计,今年以来被港交所出手清理而退市的公司已超过30家。

其中,与零售、消费相关的公司包括,有“互联网母婴第一股”之称的宝宝树集团、“烘焙第一股”克莉丝汀、昔日“女装第一品牌”拉夏贝尔等。

当然,最让人遗憾的莫过于,有30多年历史的高端品牌——克莉丝汀。

1

克莉丝汀——失败的美味童话

克莉丝汀曾经是中国烘焙市场的“流量担当”,更是许多80后、90后的甜蜜记忆。

这个“洋面孔”创立于1993年,是国内最早一批的高端西式蛋糕品牌,一度成为顶流的网红品牌。

2000年时,克莉丝汀就成为了烘焙行业唯一一家接近千家连锁店的企业。

两年后的2012年,克莉丝汀成功登陆港交所,被称为“烘焙第一股”。巅峰时期,克莉丝汀曾经在全国拥有1052家门店,其中上海门店高达543家,但在两年前门店已经全部歇业。

如今,这个品牌却步履维艰,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2024年12月13日,克莉丝汀发布公告称,其股票将在12月27日被撤销上市地位。

克莉丝汀创始人罗田安也曾回应媒体称,退市让其很心痛。

根据九派财经的报道,罗田安回应九派财经时表示,“我用二十多年辛辛苦苦把这个孩子培养出来,最多的时候员工1万多人,现在被转移资产搞成这样。我对不起供应商,对不起消费者,对不起被拖欠工资的无辜员工们。”

罗田安将克莉丝汀衰落的矛头直接指向了高管的内斗。事实也确实如此,克莉丝汀经历了多年内斗,内斗双方也都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可以说,管理层内部出现的问题是克莉丝汀陷入困境的最为关键原因之一。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导致其逐渐失去了消费者的青睐。

一是,产品创新乏力,消费者审美疲劳。

不少消费者回忆起来称,克莉丝汀只能让人记起几款老掉牙的面包或蛋糕。品牌长期依赖单一产品线,缺乏更新迭代,而同一时期,像85度C、好利来等竞品则通过产品创新频频出圈,例如爆款奶盖茶、网红芝士蛋糕等,不断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注意力。

相比之下,克莉丝汀的产品显得呆板,逐渐失去了吸引力。

二是,成本高企,定位失焦。

克莉丝汀一度将自己定位于“高端烘焙”,但这种定位与它的主流客户群体出现了断层。中国烘焙市场进入大众化消费阶段后,消费者更倾向于性价比高、更新快的产品,而克莉丝汀的高成本门店运营模式和偏贵的定价却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此外,门店的规模化扩张带来的成本压力,也进一步压缩了品牌的盈利空间。

三是,营销滞后,失去年轻群体。

在社交媒体兴起的时代,克莉丝汀几乎没有掀起过任何值得记住的营销浪潮。而与此同时,85度C等品牌却通过抓住“网红经济”,频繁在微博、微信、抖音上刷屏,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克莉丝汀的品牌形象则停留在传统思维里,既缺乏“社交货币”,也缺乏情感共鸣。

对许多消费者而言,克莉丝汀不仅是一个品牌,更是一段甜蜜回忆。但回忆只能停留在过去,品牌本身未能与消费者共同成长。或许是因为它仍活在90年代的辉煌中,却错过了90后、00后们更迭的需求。

更为致命的是,克莉丝汀在竞争中失速,战略迷失。

2010年后,烘焙市场迎来了资本与技术的全面洗牌。连锁烘焙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从高端到大众消费,无论是原麦山丘的“高端天然”牌,还是桃李面包的“工业烘焙”策略,都抢占了克莉丝汀原有的市场份额,行业的迅速迭代,让克莉丝汀无力招架。

同时,克莉丝汀也未能在内部调整中找到清晰的发展路径。一方面,它试图通过闭店收缩规模以减轻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它又尝试推出平价产品,希望迎合下沉市场。但这些尝试大多收效甚微,因为它既失去了高端客户的青睐,又无法吸引到主流大众消费者,最终陷入了“两头不靠”的窘境。

克莉丝汀的失败,既是中国烘焙市场迅速演变的一个缩影,也为所有想要打造连锁品牌的企业敲响了警钟。从辉煌到没落,它的故事提醒我们:产品是根本,定位需聚焦,创新与营销缺一不可,供应链则是品牌的底气。

或许,克莉丝汀曾经的美味童话只是稍纵即逝的回忆。但对于行业从业者来说,它留下的教训,比它当年的面包更加耐人寻味。

2

宝宝树:停牌18个月终退市

12月4日,香港联交所宣布,由2024年12月9日上午9时起,宝宝树集团的上市地位予以取消。该公司的股份自2023年5月2日起已暂停买卖,未能于2024年11月1日或之前履行复牌指引而复牌。于2024年11月22日,上市委员会决定取消该公司股份在联交所的上市地位。

随后,宝宝树在声明中强调了其经营的稳定性。宝宝树集团表示,取消上市地位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及业务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公司整体经营持续向好,现金流稳定。

同时,宝宝树集团称,退市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取消上市地位并不意味公司关闭对接资本市场的渠道。

但无论怎样,这对宝宝树而言,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2007年,宝宝树诞生在中国互联网方兴未艾的时代。

从最初的小众母婴论坛,到一度成为全球访问量最大的母婴社区,宝宝树承载了无数中国新手爸妈的焦虑与期待。

十余年过去,当年辉煌的“母婴第一股”已陷入困境,月活用户数锐减、营收持续萎缩,甚至被迫卖身救急。这背后的起伏曲线,是中国互联网与消费市场变迁的缩影。

一开始,宝宝树就精准切中母婴人群得需求。

作为创始人,王怀南为宝宝树注入了鲜明的个人印记——他是一个“海归”、谷歌背景出身,同时又是一个年轻父亲。宝宝树的成立正好踩中了两个重要趋势:一是80后成为生育主力,消费观念与上一代截然不同;二是中国互联网进入社区兴起阶段,垂直领域的内容需求爆发。

宝宝树的早期成功,源自其对母婴人群需求的深刻理解。无论是怀孕知识分享、宝宝成长记录,还是新手妈妈的情感互助,这个平台无缝衔接了妈妈们在孕育中的信息焦虑。其独创的“时光轴”功能,更是将母婴社交与内容紧密结合,让妈妈们在记录中产生社交联系。

2009年,宝宝树获得启明创投的首轮投资。随后的几年里,宝宝树快速扩张,逐步覆盖了从孕期到育儿的全生命周期,甚至搭建了电商平台“美囤妈妈”。2018年,公司顺利在港交所上市,市值一度超过百亿港元。

这一时期,宝宝树几乎成为母婴互联网的代名词。

在母婴行业,流量是核心竞争力。宝宝树成功打造了中国母婴市场中最大的流量池,其月活跃用户一度达到1.39亿,社区内容也极为丰富。然而,这种对流量的过度依赖,最终却成了它的“阿喀琉斯之踵”。

首先,广告成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单一模式,让宝宝树在营收上过于依赖品牌方的投放预算。数据显示,2018年其广告收入占比高达80%以上。然而,随着流量红利消退,广告主逐渐分流到其他内容平台,如抖音、小红书等,宝宝树的吸引力不再。特别是短视频平台的崛起,让碎片化、直观的内容传播方式逐步取代了传统图文社区的优势。

其次,宝宝树在多元化探索上也频频受挫。电商业务曾被寄予厚望,但由于供应链能力薄弱、美囤妈妈很快在京东、天猫等强敌的竞争中败下阵来。此外,其试水的知识付费与早教服务也未能形成规模,甚至拖累了整体盈利能力。

同时,内部管理问题也逐步显现。王怀南作为创始人,其个人魅力与强势决策风格为早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后期却成为企业转型的掣肘。他在团队管理上被指责独断专行,缺乏对市场变化的敏锐反应。例如,当短视频和直播电商初露端倪时,宝宝树却依然固守传统的内容社区模式,错失关键转型窗口。

用户流失也在加剧。年轻一代的父母,尤其是95后和00后,对传统论坛形式的母婴社区并不感冒。他们更青睐于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或是直接通过直播间购买育儿产品。而宝宝树的老用户则逐步流失,导致社区活跃度下降,进一步削弱了平台的吸引力。

2022年,宝宝树被曝因连续亏损面临财务危机,最终选择被阿里健康收购,成为后者布局母婴赛道的一个“资产”。这标志着一个独立母婴社区的终结,也预示着母婴行业竞争进入全新的阶段。

对于宝宝树而言,被并购并非完全是坏事。阿里健康的供应链和数字化能力,或许能够帮助它重新构建业务体系。但问题在于,宝宝树的品牌调性与互联网用户需求之间的割裂,是否还能够被修复?毕竟,社区的核心在于用户活跃,而不是流量指标或资本运作。

宝宝树的案例为母婴行业乃至整个互联网市场提供了诸多反思:

对广告或流量的过度依赖,提示了单一模式的风险;内容与形式在迭代,传统图文社区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新一代用户的需求。母婴内容平台需要在短视频、直播等新形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此外,用户体验的重要性无可替代。母婴行业的本质是用户信任。无论是社区互动还是电商服务,都需要以用户体验为核心,而非单纯追求流量变现。

管理与团队协作也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行业转型期,灵活应变、集体决策显得尤为重要。

宝宝树从一个论坛起步,成为行业巨头,却在追逐资本和流量的浪潮中迷失。

如今,虽然失去了独立性,但它的品牌价值仍然具有潜力。母婴市场的未来,或许并不属于单一平台,而是一种更开放、生态化的竞争格局。对曾经风光无限的宝宝树来说,这可能是一个迟到但必然的选择。

3

寺库退市:奢侈品电商“第一股”的辉煌与溃败

2024年,寺库在美国纳斯达克正式退市,这个曾经被冠以“中国奢侈品电商第一股”的企业,画上了不算太体面的句号。

从市值高峰时超过10亿美元,到最后的市值几乎归零,寺库用了不到十年。这背后不仅是一个企业的兴衰,更是中国奢侈品电商发展路径的一个注脚。

2011年,寺库在北京创立,创始人李日学瞄准了中国中产崛起的大趋势。他们认为,当经济增长带来收入水平提高时,奢侈品需求会成为显而易见的“消费升级”标志。

在起步阶段,寺库通过构建“奢侈品+电商”的独特模式迅速打开市场。从名表、包袋到珠宝、服饰,寺库不仅将各大国际奢侈品牌拉到了线上,还为用户提供二手交易和鉴定服务,试图打造一个完整的奢侈品生态。

2017年,寺库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奢侈品电商第一股。上市当天,寺库股价上涨近40%,风头无两,寺库也站在了风口上。

这时的寺库,踩中了多个时代的风口:一是,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的需求开始爆发式增长;二是,电商平台迅速崛起,线上消费成为主流;三是,奢侈品行业开始探索数字化转型,愿意与线上平台合作。

数据显示,2017年,寺库的年营收达到了38亿元人民币,活跃用户超百万。一时间,奢侈品电商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寺库被视为中国版的“Net-a-Porter”。

然而,寺库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自上市后不久,公司便开始频繁曝出问题。从营收增速放缓到用户投诉不断,寺库一步步走向衰落。

此时的奢侈品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寺库的衰退,与奢侈品电商所处的大环境密切相关。

2017年以后,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发生了两个关键变化:

第一,品牌直销模式的崛起:国际奢侈品巨头逐渐加码中国市场,通过官网电商、天猫旗舰店等渠道直接触达消费者。路易威登、爱马仕等品牌纷纷推出自己的线上平台,减少对第三方电商的依赖。

第二,假货信任危机的加剧:虽然寺库在创立初期以“正品保障”打出名声,但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假货丑闻频出,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逐渐下滑。部分用户投诉称收到的商品存在真假争议,这对奢侈品电商来说是致命一击。

寺库的运营模式看似全面,但却隐藏着诸多问题:

重资产模式的压力逐渐显现。为了维持奢侈品库存和鉴定能力,寺库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仓储和鉴定团队。这种重资产模式在初期能够提升用户信任,但在市场增速放缓时,却成为公司的包袱。

高额营销成本。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寺库在广告投放上毫不手软。数据显示,2018年寺库的营销费用占营收比重高达3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直接导致公司亏损不断扩大。

平台体验的短板:用户体验差、服务响应慢成为寺库的通病。不少消费者反映,寺库的退货、退款流程复杂,有时甚至需要数月时间。这种服务问题让原本定位高端的品牌形象大打折扣。

2020年,疫情的爆发让奢侈品电商迎来短暂的流量红利,但寺库并未能抓住机会。相反,受制于资金链紧张,寺库开始出现拖欠供应商款项的现象。一些合作品牌甚至选择终止与寺库的合作,进一步加剧了平台商品的短缺。

从寺库的退市可以看到,奢侈品电商在中国面临的不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更是整个行业的困境。

比如信任与体验难以兼顾、品牌与平台的博弈、重资产模式的天花板,尤其是当用户增长趋于饱和时,重资产模式的劣势便会显现。

寺库的退市并不意味着奢侈品电商的终结,但行业需要找到新的增长逻辑。寺库的退市,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不仅是一个企业兴衰的缩影,更是奢侈品电商行业发展的一次反思。在未来,奢侈品电商需要更加精准地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在信任与体验之间找到新的平衡。

如同寺库的slogan所说:“奢侈品的世界,你需要一扇门。”这扇门或许曾经打开过,但如何让它重新打开,并迎来更多消费者,则需要整个行业共同解答。

4

*ST商城退市,一场资本游戏的终局

5月21日晚,*ST商城(600306)公告,收到上交所出具的自律监管决定书《关于终止沈阳商业城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ST商城全称为沈阳商业城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于2000年,以百货业经营为主。

根据其公司官方介绍,其主要业务为商品零售,下辖铁西百货店和商业城店两家门店,主要业态为百货商场和超市。公司的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公司各门店的商品销售收入及商户租金收入。

实际上,自2006年以来,*ST商城的扣非净利润连续17年亏损,多次披星戴帽,期间靠变卖资产保壳,曾被称为A股“不死鸟”。

2015年以前,公司每年营业收均保持在10亿元以上,但自2016年起,公司营业收入开始持续下降。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仅为1.1亿元。

对于2022年营业收入的大幅下降,*ST商城在年报中解释称,一方面公司两家门店受疫情影响闭店近一个月,造成业绩流失;同时,由于资金持续紧张,公司自营业务和联营业务均出现下滑。

2024年4月30日,*ST商城发布2023年全年业绩预告。预告营业收入1.01亿元。预告扣除后营业收入8201万元。预告净利润为-3.41亿元,预告净利润同比下跌39.29%。预告扣非-净利润为-0.46亿元。

根据《证券日报》的报道,相比营业收入,*ST商城利润下降更为明显,并连续多年出现亏损。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ST商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45亿元,这也是自2018年以来公司连续第5年出现亏损,扣非净利润更是自2006年起连续第17年亏损。

*ST商城成立之初,抓住了中国零售行业消费升级的红利期,以“线上+线下”的模式迅速崛起。彼时,正值传统商超与电商平台激烈竞争的年代,*ST商城凭借其“创新性业态”迅速走红。

从一开始就避开了与传统电商巨头(如阿里巴巴、京东)的直接竞争,而是瞄准了二线城市及下沉市场的中产阶级人群。这一精准定位使得其在早期阶段的增长显得尤为迅猛。

上市之后,*ST商城获得了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股价一度翻倍。在资本的推动下,公司加速了全国性扩张,甚至试图布局国际市场。然而,隐藏在快速增长背后的风险,也开始逐渐浮现。

在光鲜的资本故事背后,*ST商城内部实际上早已暗流涌动,尤其是其激进扩张所带来的问题逐渐显现。

公司在短时间内开设了大量门店,同时上线多个新业务线,从跨境电商到奢侈品代购,试图打造全方位的零售生态圈。然而,这种“大而全”的发展策略导致资源分散,主业逐渐失去竞争力。

具体表现为:一方面,部分新业务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仅仅是“讲故事”的资本工具;另一方面,老业务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逐渐丧失市场份额。

在激进扩张的过程中,*ST商城的供应链管理水平没有同步提升,导致库存积压严重,现金流逐步恶化。

随着业务版图的扩大,*ST商城的管理层开始陷入内耗。一些高管因决策权分歧频频离职,公司内部呈现“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这种管理层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加速了企业的衰退。

根据公开信息,自2015年起,*ST商城陆续筹划多次跨界重组,欲通过主业转型来实现公司经营能力提升,但均未能成功。

ST商城的退市,标志着其曾经的辉煌时代正式落幕。然而,对于中国零售行业来说,这或许只是新一轮变革的开始。在流量红利逐渐消失的今天,零售企业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价值创造方式。

此外,拉夏贝尔在11月14日正式退市。辉煌时期,拉夏贝尔被誉为“国内发展速度最快的女装品牌”、“中国女装第一股”,是国内首家A股+H股上市的服装公司,最辉煌的时候全国的直营门店近10000家。

中国知名的运动鞋服品牌贵人鸟,也因连续的经营亏损和财务问题,宣布退市。

2024年,多个上市零售企业的退市反映了零售行业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从克莉丝汀到拉夏贝尔,从宝宝树到寺库,许多曾经在资本市场上备受瞩目的企业都未能抵挡住市场变化的冲击。

它们的退市原因有一些共同点,比如,电商竞争激烈,许多传统零售商未能有效转型为全渠道零售商,导致线上线下的流量和盈利双双下滑;品牌老化和模式创新不足;财务困境加剧以及资本市场疲软;管理层问题和战略调整失误等不一而足。

2024年的退市名单,是一部零售行业的“警世钟”,也是一次行业的全面洗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唯有那些坚持产品为本、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在浪潮退去后仍然屹立不倒。(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说点什么... 共有条评论

热评 更多>>
  • 叮咚买菜规模创新高:三季度GMV 72.7亿元,全年预计新开仓110个

  • 今年已涨薪2次!京东4000名采销“新兄弟”能否为直播电商破局 作者

  • 勇于改变,拥抱回暖:北京连锁与物流协会携手行业企业共谋发展

  • 3月CPI同比上涨0.1%